【福彩百科】文化彩风:福利彩票上的中国古塔(五)
发布时间:2022-07-13 15:24:00来源:中国福彩微信公众号

  中国古塔除了楼阁式外还有很多样式,比如覆钵式。顾名思义,覆钵式塔的主体像是倒覆的钵盂形状。覆钵式塔的造型与印度的窣堵坡基本相同,是最早传入我国的塔式,其功能主要是供奉释迦摩尼舍利的坟冢,但这种样式很快就演化为中国的宝塔式样,因而早期的覆钵式塔没有实物留存,只在北魏的石刻中能找到踪迹。

  到了元代,随着喇嘛教的兴盛,覆钵式塔再一次传入中土,并开始大量在汉民族地区出现。

  覆钵式塔多为实心建筑,供崇拜之用,被用作舍利塔,还可做僧人的墓塔。其形体大小不一,中国现存最大的覆钵式塔是建于元代的北京妙应寺(白塔寺)白塔。

  元至元八年(1271年),忽必烈敕令在此处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,于是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建筑大师阿尼哥主持下,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,到至元十六年(1279年)终于建成。妙应寺白塔以东3公里还有一座白塔,就是着名的北海公园永安寺白塔。

(图1)北海白塔

  这是2018年北京中彩印制公司印制的《北京印象·北海》。

  北海白塔亦称永安寺塔,与北海及团城一道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 ,建于清初顺治八年(1651)。塔高35.9 米,上圆下方,富有变化,塔顶设有宝盖、宝顶,并装饰有日、月及火焰花纹,以表示“佛法”像日、月那样光芒四射,永照大地。

  康熙十八年(1679年)北京发生地震,白塔被震毁,康熙二十一年(1681年)重修完成,并在琼华岛的东南山腰处立碑纪念;雍正八年(1730年)北京地震,北海白塔再次损坏,雍正十年(1732年)修复完成;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,塔顶被损,修复时,发现塔内主心木中藏有一个二寸见方的金漆盒子,盒盖绘有太极图,盒内藏有两枚舍利。

(图2)五台山大白塔

  这是2000年北京中彩印制公司印制的《中华风采·名山大川·五台山》。

  大白塔全称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,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坐落在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内。

  现存大白塔,据专家研究,始建于元大德六年(1302年),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,以前的慈寿塔置于大塔腹中。塔基为正方形,环周83.3米,通高75.3米,是我国最高的覆钵式塔。

  金刚宝座式塔起源于印度,象征对密宗金刚界佛祖的礼拜,与覆钵式塔一样也是较早的塔式之一,见于北魏、北周的一些石刻中,但传入我国后很快被本土塔式所取代,元以后随着喇嘛教的传播才重新流行。佛经说,金刚界有五部,每部有一位主佛,金刚宝座代表神坛,五座塔分别代表五方佛。

  这种塔式在中国存量较少,现存最早的建筑实物是明代天顺戊寅(1458年)重建的位于昆明官渡古镇的金刚宝座塔。

  此外,还有建于明代成化年间的北京真觉寺塔(五塔寺塔)、北京碧云寺塔、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、呼和浩特慈灯寺舍利塔、湖北襄阳的多宝佛塔等5座。

(图3)五塔寺(04-N18-9618)

  这是1996年石家庄胶印厂印制的《五塔寺》(蒙文版)。

  五塔寺又称慈灯寺舍利塔、金刚座舍利宝塔,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,建于清朝雍正五年(1727年),由塔基、金刚座、塔顶三部分组成,为砖石结构,通高16.5米,塔顶是由五座舍利玲珑小塔构成。

  在金刚座舍利宝塔背面(即北面)的山墙上嵌有三幅雕刻,以“蒙古天文图石刻”最为珍贵,是研究天文学史的重要资料。

  继覆钵式塔和金刚宝座塔之后较早出现的是亭阁式塔。也可以把这种塔式看作单层的楼阁式塔,外观如同中国式亭阁顶上加上印度式塔刹。早期的亭阁式塔为木结构,后来被砖结构所取代。最初塔内设神龛,供奉佛像或墓主人雕像,后逐渐发展为僧人墓塔。


(图4)四门塔(G0316-08-73-05)

  这是2003年石家庄胶印厂生产的《齐鲁风光·景点篇·济南四门塔》。

  四门塔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山东济南历城区柳埠镇东北4公里处,建于隋大业七年(611),距今1400年,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石结构佛塔,也是中国现存最早、保存最完整的亭阁式塔。

  四门塔全用灰青色石料砌成,每边面宽7.4米,塔身高6.6米,总高15.04米,四面各开一半圆形拱门。四门塔很重视轮廓和比例的推敲及繁简对比,艺术价值较高。

  密檐式塔是从楼阁式塔发展而来。其特征主要是第一层塔身比例特别大,是全部塔身的重点,装饰丰富,一层塔身以上,塔檐紧密相连,层层重叠,各层之间距离短小,没有门窗柱子等楼阁结构,存世量和分布范围仅次于楼阁式塔。着名的有河南登封嵩岳寺塔、西安小雁塔、云南大理千寻塔等等。


(图5)嵩岳寺塔(JC0713-07-29-07)25-21

  这是2000年中彩印制公司印制的《中华风采·名山大川·嵩山》。

  嵩岳寺塔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嵩岳寺内,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(520年),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,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。

  塔高41米左右,周长33.72米,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,中央塔室为正八角形,塔室宽7.6米,底层砖砌塔壁厚2.45米,这样的十二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,是绝无仅有的。该塔不仅以其独特的平面型制而闻名,而且还以其优美的体形轮廓而着称于世。整个塔室上下贯通,呈圆筒状。

  该塔虽高大挺拔,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,塔砖小而且薄,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露侵蚀而依然坚固不坏,至今保存完好,充分证明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工艺之高妙。(文/谈容)

湖北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关山大道1号光谷软件园F3栋

邮编:430070 服务热线:96590

鄂ICP备09019854号-2

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378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