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本情况
1.政策背景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人才是第一资源,创新是第一动力,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2022年,中央财政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设置专门项目,支持各地在教育部指导下,依托省内高校建设100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(以下简称学院)、100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(以下简称基地)。
2.资金情况
中央财政资金。根据资金管理办法,2024年度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1亿元。
地方保障资金。各地不断完善学院、基地支持保障机制,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。据统计,31个省(区、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相关高校,共投入3.13亿元。
二、绩效目标设定情况
1.整体绩效目标情况
年度总体目标。指导学院和基地围绕创新创业教改课题、创新创业训练、项目成果转化、产教融合等,面向省域内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,服务区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,整体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,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。
年度绩效目标。根据年度总体目标,对产出、效益和满意度指标进行细化。产出指标包括数量指标、质量指标、时效指标,设定了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课题立项数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数、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团队数、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团队数等数量指标。质量指标包括高校与企业产教融合合作协议数量。时效指标包括双创学院建设计划任务完成进度、实践基地建设计划任务完成进度等。效益指标包括项目成果转化数经济效益指标,带动就业岗位总数、每个建设高校服务省域内其他高校数量等社会效益指标。满意度指标包括学生满意度指标。
2.区域绩效目标情况
2024年初,教育部根据各地教育事业统计数据、教育发展情况、年度总体目标等因素,设定了区域绩效目标。2024年6月,财政部下达2024年项目资金预算,同步下达各地的区域绩效目标。
三、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
1.年度目标完成情况
2024年,教育部继续深化创新教育和创业实践相关教育教学改革,支持各地各高校以学院和基地建设为抓手,在形成高校拔尖创业人才培养基本模式、优化资源配置机制、健全拔尖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、提升服务区域能力等方面推进,总体目标完成情况较好。
2.产出指标完成情况
按照2024年度项目整体绩效目标提出的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课题立项数量≥1000项、创新训练与创业实践项目建设数量≥5000项、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团队数量≥500、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团队数量≥5000个、高校与企业产教融合合作协议数≥200等5项具体目标,根据各省绩效自评情况汇总分析,上述年度指标均已完成。
3.效益指标完成情况
按照2024年度项目整体绩效目标提出的项目转化数≥1000个、带动就业岗位总数≥10000个、每个建设高校服务省域内其他高校数量≥10所等三项具体目标,根据区域绩效自评情况,各项年度指标均已完成。
4.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
按照2024年度项目整体绩效目标提出的学生满意度≥95%的目标,根据区域绩效自评情况,该年度指标已完成。
教育部高等教育司
2025年6月20日